8月2日下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第十六期学术沙龙在中心五楼会议室举行。本期学术沙龙由白俊峰主持,张旭以“西周青铜礼器鉴赏”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张旭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天津管理处的基本情况。天津是新中国最早成立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的省市,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涌现出大批国内知名专家,经过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审核了数以千万的文物,验扣了近百万件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为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身处文物进出境审核工作一线并结合自身研究重点,张旭以天津博物馆藏品为例,简述了西周青铜礼器的发展脉络。
商周时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灿烂辉煌的时期,君王以及贵族用一批批青铜制品“以食以享”“以蒸以尝”。青铜代表着身份地位,这种象征集中体现在礼器上。所谓礼器,是在贵族进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举行礼仪活动所用器物,其主要用意是为维护礼制,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和道具,是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工具。
西周是我国古代礼仪制度最完备时期,早在商末周王就开始对相应的礼乐制度做出改革,以增强现实政治的需要。这种改革从周文王时期开始,持续不断,到周公“制礼作乐”,对礼乐制度进行全面改革,西周中期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作为周人为政之精髓,是周人处世的根本行为准则,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都被规范其中,成为国家对于社会臣民控制的重要手段。《周礼》《礼仪》《礼记》等详尽记录保存了周礼的许多内容,孔子曾赞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礼乐制度的制约下,青铜礼器的铸造又达到一个高峰。
天津博物馆收藏有许多堪称国宝、驰名海内外的西周青铜礼器,这些器物多来自近百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的竭力集藏、无私捐献以及文物博物馆界的勉力征集,品类齐全,流传有序,从中可以体现出西周礼器的发展演变。
依据陈梦家和马承源两位先生的观点,西周青铜器可分三个时期,即从武王至昭王为西周早期,穆王至夷王为西周中期,厉王至幽王为西周晚期。见于著录的青铜礼器主要种类有食器、酒器、水器与乐器,断代分期标准是从器物形制、纹饰、铭文、铸造方法等方面加以划分。天津博物馆藏西周青铜礼器可据此归类阐述。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与商末的青铜器有很多共同之处,可将其归类为一个艺术发展时期,也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青铜器多承袭商末的形制,食器有鼎、簋、甗、鬲;酒器有爵、角、觚、斝、尊、卣、壶;水器有盘等。代表作有出土于天津蓟州区张家园遗址的“天”簋、“梁山七器”之一的太保鼎、曲折传世的夔纹铜禁等。商周文化起源不同,发展过程中具有各自的特色,同时又相互影响。西周早期青铜礼器对商的因袭继承是非常明确的,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形制独具特色的器物,呈现出一种新的时代风格。
西周太保鼎
西周夔纹铜禁
西周中期随着礼乐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反映在青铜器上是其组合的独特风格开始树立,用鼎制度形成反映了礼制的加强,“重食”组合取代“重酒”组合,彻底完成了从“神器”到“人器”的变革,反映出商周两代不同的统治思想。青铜器在这个时期从器型、纹饰、铭文字体,开始摆脱殷商的影响,向形成自身风格发展。代表作有父己爵、伯尊、鸟纹附耳盘等。西周中期青铜礼器最显著的特点是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早期的一些纹饰不再出现,纹饰布局开始变化,由对称布局变为较自由、连续的纹饰带形式,纹饰由繁缛趋向简素。西周中期彻底改变商末周初兽面纹神秘繁缛的风格,进入纹样转变新时期,其意义深远,在青铜器纹饰发展史上堪称是一次巨大的转变。
西周父己爵
西周伯尊
西周晚期青铜器种类和样式减少,造型趋向实用、纹饰趋向简朴淡雅。礼乐器主要有鼎、簋、盨、簠、壶、盘、匜、钟、镈等。代表作有小克鼎、太师鼎、伯簋、克镈等。西周晚期的青铜礼器虽形制没有突出发展,但却注重实用,追求清新明快,宁静庄重,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反映出这一时期人们审美意识的巨大变化。
西周小克鼎
西周太师鼎
西周克镈
张旭分享结束后,围绕文物研究方法、文物研究与考古的关系、传统文物鉴定、科技检测等问题,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