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古动态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签署《水下考古与文物保护战略合作协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相关要求,近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签署《水下考古与文物保护战略合作协议》。我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姚旸,副主任盛立双,考古与文物保护部部长赵晨与国家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副主任王大民,及水下考古研究所、考古实验室与科技保护研究所、考古理论与技术研究所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在线晤谈。

        该协议旨在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推动天津及环渤海地区水下考古与水下文物保护,强化国家专业力量对我市考古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深入开展东北亚水下文化遗产和海上丝绸之路综合研究,构建国家与地方协同并进的学术合作模式,形成一批渤海湾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重要成果。

        根据该项协议,双方将围绕天津明清海防、近代海战相关重要水下遗存考古调查、北方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线路及遗迹调查、元明清漕运线路及遗迹调查等关键性课题展开深入合作。合作内容涉及重点项目方案编制申报、经费部署、水下考古队伍组建、装备调配以及相关学术交流及研究成果创制。

        合作首阶段,双方将于本年内共同完成大沽口海域水下文化遗存调查项目申报立项,并于明年开展水下具体工作。作为战略合作的开端,该项目以掌握大沽口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分布状况为目标,了解已探明的有关沉船遗址周围埋藏环境及变化状况,获取沉船埋藏情况,做好水下文物的测绘记录、清理出水和现场保护,为下一步该区域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重要数据资料支撑。

 

        作为河海汇聚之地,我市水域范围广阔,水体形态多样。十余年来,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持续性开展市域内水下文化遗存的调查、勘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此次合作将使我市相关工作进一步融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整体发展布局,推进京津冀水下文物工作的交流合作。同时,也将进一步揭开我市水下文物的神秘面纱,为梳理天津历史发展源流,展现天津历史风貌,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起到重要作用。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26号

津ICP备2020009454号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