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彩活动

博物馆里过大年丨“平仄对仗写楹联”——春联书写活动

中国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在楹联的大家庭里,春联始终是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中国第一副有历史记载的春联诞生在成都,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64年撰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副最早的春联。

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同时,带领广大群众喜迎新年,2025年1月29日(正月初一),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组织开展了“平仄对仗写楹联”——春联书写活动。

活动开始,老师从“春节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春节习俗”两个方面进行讲解,为大家普及了有关于春节的诸多内容。带领大家进一步走进春节,欢度新年。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时刻。 它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提醒我们在新的一年中追求更好的自己。 同时,春节也是一个团圆和谐的时刻,让我们放下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享受亲情的温暖。

活动中,博物馆老师还与大家展开了互动,带来了春联书写活动。大家热情饱满、笔走龙蛇,书写出了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春联,同时包含神韵的“福”字在行云流水间完成。浓浓的情意、真诚的祝福,洋溢于字里行间,写出了对广大群众美好生活的祝愿。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日后将陆续开展更多优秀的主题活动,旨在引导读者了解各类传统节日,进一步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26号

津ICP备2020009454号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