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文物鉴定是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社会文物管理部工作之一,早在上世纪末我中心就借助雄厚的专家资源对社会开展此项工作。在2014年11月国家文物局指定我中心作为全国七家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单位之前,已为社会鉴定文物千余件。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党史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中心利用专业优势,继续做好民间收藏文物的鉴定工作,积极引导民间合法收藏和合理收藏,增强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此项工作已成为我中心常态化工作。疫情前,每周一、二上午给群众免费鉴定,大大的方便了收藏者。疫情来袭,我中心也仅停止此项工作5个月,2020年7月即恢复了民间公益鉴定。根据疫情防控有关指导意见,我们将鉴定时间调整为每周二上午,并优化了工作流程,增加电话预约,通过预约分日期、时段进行鉴定,确保人员不聚集。同时加强电话咨询服务,对于不需要对实物进行鉴定的各种问题,在电话中予以详细解答。
在具体工作中,采用目鉴的鉴定方式,在鉴定过程中尽量向鉴定人说明理由,避免生硬的结论,以研讨的态度将鉴定意见传递给收藏者。我们的鉴定工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从2014年至今,来我中心鉴定的收藏者已扩展至河北、山东、北京、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地,鉴定民间收藏文物3668件。其中包含比较珍贵的文物,如书画中民国时期溥心畬松石扇面,建国初唐云竹石立轴;玉器中民国玉扳指;杂项中清末民国猴足铜香炉、清代皮箱、清仿鼎形炉、清代宣德炉;瓷器中清代青花云龙纹罐、缠枝花卉纹罐等。
今后我中心将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提高专业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收藏者,为文物保护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扫码关注我们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