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工作

榜样的力量 | “两优一先”风采录系列报道二

文旅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持之以恒 谱写青春华章

——考古与文物保护部干部 甘才超

甘才超,1982年3月生,200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参加工作,现就职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与文物保护部,副研究馆员。主要业务专长为田野考古和水下考古,承担了天津地区多个重点工程的基建考古项目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水下考古项目。

多年来,在党组织和领导同事们的培养、关怀与帮助下,他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努力提升专业业务能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后被评为局系统“先进工作者”、团市委“青年服务之星”,入选团市委和宣传部组织的“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宣讲团成员”。

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水平,

树立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在思想政治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履行党员的各项义务,具有大局意识,能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他积极主动参与党支部组织的各项党员学习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各项规定,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此外,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严于律己、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积极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2-3月,自愿报名参加了金隅悦园社区“党员先锋岗”执勤值守、入户发放出入证、协助办理健康码等多项疫情防控工作。

在支部委员会的领导下,积极发挥党小组组长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科学规划、积极组织,结合本部门野外工作量大、人员难于集中以及考古工作中外来流动党员较多的特点采用集中学习和网络视频会议互补的灵活多样学习方式,将党旗插在田野工作一线、将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到考古工地上,成功完成了各项党小组政治学习和党员教育工作。并能够以身作则,激励带动身边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作为入党介绍人成功介绍多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风餐露宿、山野烈日下磨练意志,

全面锤炼了专业能力。

下野外、跑工地是每一位考古人的家常便饭。参加工作以来,因为工作需要,他经常顶着酷暑、冒着严寒深入到野外考古工地去工作。近年来保障了京唐高铁项目、京滨高铁项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线项目、天津地铁四号线、六号线、七号线项目、永定河泛区工程与安全建设二期工程等多项国家和市级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这些野外工作,少则一到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长期驻守的野外生活真实状况就是枯燥与艰苦,他排解苦闷的唯一途径就是忍耐和学习,这些年一线野外考古的经历,磨练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和默默无闻的做事风格。

坚持从事基础研究工作,

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专业文章(考古报告、简报)十余篇,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中国海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天津北部山区旧新石器过渡时期遗存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天津市文博系统文博课题“天津北部山区旧石器遗存研究”。

甘才超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谦虚谨慎,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认真倾听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常性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工作方法修正完善自己。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他时刻谨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始终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胜其任”的工作、生活态度,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谱写着青春的华章,以满腔热血书写着自己的考古人生。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单位不仅有两名同志分别获得“2021年度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度文旅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且我单位党支部还获得了“文旅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这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与鼓励,中心党支部将继续以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创新,继续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奋力拼搏,以赤诚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党建工作再创佳绩,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凝聚无穷力量。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26号

津ICP备2020009454号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访问人数: